近年來,河北在鞏固提升去產能成果的基礎上,著力推動鋼鐵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目前,河北鋼材“金字塔”型產品結構基本形成。
“金字塔”型中,高溫合金鋼、高速工具鋼、微晶鋼等產品構成“塔尖”,優質碳素結構鋼、優質合金結構鋼、齒輪鋼、簾線鋼、冷鐓鋼以及超高壓鐵塔用鋼等一批優特鋼產品構成了“塔身”,中厚板、熱軋卷板、冷軋板、涂鍍板等優勢產品構成了“塔底”。
鋼材品種實現“板帶型棒線管”全覆蓋,從單體企業看,河鋼集團幾乎覆蓋了所有鋼材品種,保持著國內第一大家電用鋼、第二大汽車用鋼生產企業地位,是中國核電、海洋工程、建筑橋梁用鋼領軍企業,高強汽車用鋼、耐腐蝕海工鋼、耐磨鋼等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邯鋼實現了汽車用鋼“整車造”;武安新興鑄管生產的離心球墨鑄鐵管規模居世界首位、高合金及雙金屬復合管填補了國際市場空白;首鋼遷鋼無取向硅鋼產量全國第一;承德建龍可為客戶生產世界最大規格的連鑄圓坯;河北津西鋼鐵擁有“微鈮合金化”“電氣化鐵路接觸網支柱用熱軋H型鋼技術”等8項核心技術;武安龍鳳山鑄業超高純鐵工藝技術國際領先,廣泛應用于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等領域;武安普陽鋼鐵開發的高強韌防爆鋼板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通過壓減產能、整合重組等途徑,全省鋼鐵冶煉企業已從2011年的123家減至39家企業集團,產能集中度大幅提升。唐山邯鄲兩市產能約占全省的80%,沿海臨港和資源富集地鋼鐵產能占全省總量的90%以上,基本形成了“沿鐵臨港”產業布局。
技術創新優勢明顯。多家企業參與相關產品標準制定,如武安新興鑄管主持起草制定球墨鑄鐵管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10項;津西鋼鐵參與并部分主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的制訂或修訂90余項。普陽鋼鐵高強韌防爆鋼板等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敬業鋼鐵薄板坯連鑄連軋等工藝技術全國領先。ESP無頭連鑄連軋工藝技術全國僅有8條產線,我省太行鋼鐵擁有2條。
產學研合作創新平臺初具成效。我省多次組織鋼鐵企業,特別是民營鋼鐵企業與行業頂尖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對接。針對我省多數民營鋼鐵企業建設實驗室面臨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高端人才不足等問題,組織企業與高校開展合作,依托其人才等資源優勢共建研發中心。比如,推動敬業鋼鐵與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多個院校合作成立了薄帶鑄軋工程研究中心,推動唐山首唐寶生與鋼鐵研究總院共同設立了先進金屬材料涂鍍國家工程實驗室等。
綠色低碳轉型走在全國前列。河北是最早在全國鋼鐵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的省份,且鋼鐵企業已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河北省是全國鋼鐵行業第一個全面開展環保績效創A的省份,目前在產鋼鐵企業已全部達到環保績效A級水平,鋼鐵企業中的環保績效A級、國家級綠色工廠均為全國第一。電弧爐短流程高效煉鋼等一批先進工藝技術推廣應用。河鋼張宣科技全球首例120萬噸氫冶金示范項目建成投產,標志著全省鋼鐵行業由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的轉變邁出顛覆性、示范性、關鍵性步伐。
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顯著加快。2024年,全省鋼鐵行業兩化(信息化、工業化)融合水平為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居全省制造行業第1位,高于全國鋼鐵行業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邯鋼能嘉等7家鋼鐵企業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占全國的1/4。河鋼集團石鋼公司入選國家首批“數字領航”企業,河鋼數字獲評國家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首鋼京唐建成“5G+智慧鋼鐵”全連接工廠。(河北日報 潘文靜) |